混迹于网络的朋友,应该都知悉上海均瑶集团的名头很大的。
老肖近日更新自己开发的国际学校信息库网站(网址是:www.xueerxing.com,同行感兴趣的,可以瞧瞧)内容时,发现上海的国际学校在全国是最多的,数量在一百及以上(这可是杭州的三倍多啊~),而其中,均瑶集团下属的世外教育集团,国际学校更是开遍上海各个区——不是小区哦。

一句话,在上海,世外系的国际学校,可以说是遍地开花,百花争艳。
借助AI捊了捊,忽略托管校的话,世外正牌的母体校和直属校,共是5+2。

来看看吧。
先说说两所母体校
1993年的世外小学和1996年的世外中学,放现在来看就是徐汇区的教育地标级存在。
世外小学那个IBPYP课程框架......等等,简单说就是国际探究式学习那一套,但人家玩得特别溜。普通班、双语班、融合班三条线,满足不同家庭需求。
师生比1:10啊朋友们,这意味着啥?意味着你家娃基本能被老师照顾到。
外教占比高是一方面,关键是那个OM头脑奥林匹克项目(就是那个让孩子脑洞大开的科创比赛),世外小学的娃年年拿奖拿到手软。

再说世外中学,2023年IBDP毕业生去向......行吧,美英顶尖院校随便进。初中境内境外课程双轨,高中IBDP和A-Level都有,这选择面给得真是够宽。
但说实话,这两所母体校的门槛......是高是低?你自己定哈(我就不多说了)~
五所直属校才是重点,铺得有点野
青浦世外、嘉定世外、金山世外、宝山世外、奉贤世外,世外这是要把上海各区都占一遍的节奏啊。
青浦世外:PBL玩得最溜的

九年一贯制,主打项目式学习。什么叫PBL?就是不给你刷题,让你通过真实项目去学知识。
小学搞“六大超学科主题”,初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课程......听着挺虚的对不对?但实际效果是娃的综合素养确实比纯应试出来的强。
嘉定世外:二外选项给得够诚意

也是九年一贯,但人家特色是英语+二外(日语、西班牙语可选)。
这个在民办校里其实挺少见的,毕竟多开语种意味着师资成本直线上升。而且嘉定那个人文底蕴......嗯(反正华叔我个人觉得挺适合搞社会实践课程的)
小班化教学保障个性化,这点倒是和母体校一脉相承。
金山世外:性价比之王没跑了

十二年一贯制,这个厉害了。
国内课程+AP+日高融合课程都有,双轨制升学路径。国内方向本科率接近100%,国际方向美国前50录取率80%+......后面可以省略了。
等等,重点是学费性价比高!还有奖学金机制!
(在上海民办校里能做到这个份上的真不多~家长您就看着办吧~)
宝山世外:“外语+科技”双轮驱动

又是一个十二年一贯制。
人家搞了个“3C”课程体系——跨领域融合、跨文化理解、跨时空飞翔。。。名字起得挺玄乎,但科创实验室和恒温泳馆是实打实的硬件。
高中部A-Level课程也开了,这等于又多一条国际升学路径。
奉贤世外:2025年首招的新势力

九年一贯,但人家推“融合课程2.0版”。
全寄宿制设计在世外体系里算首创,特别注重学段衔接和心理支持。那个“食育课程”和“城市探索计划”听着挺有意思的。。。
(不过首届招生嘛,观望一下也正常)
为什么说世外在上海“不是一般地强”
老实说,偶也思考过这个问题。
从1993年到2025年,32年时间从2所母体校扩到7所直属校,这个扩张速度在上海民办教育圈里算稳扎稳打型的。
关键是每所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定位,不是简单复制粘贴。
青浦搞PBL、嘉定推二外、金山拼性价比、宝山玩科技、奉贤试寄宿......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其实很聪明。
而且所有校都共享集团资源,师资、课程、管理经验互通。中西融合教育这条线一直没变,语言能力、科创素养、全人培养的理念也一脉相承。
说白了就是:品牌有底蕴,模式可复制,但又不失灵活性。
不码字了,反正就是强!
均瑶集团是中国较早从事国际教育的,说是拓荒牛也不为过。

最早起步时间可追溯至1993年,到2005年,均瑶集团响应上海教育改制,全资收购世外小学、世外中学,两校由公立转制校正式转为民办学校,成为均瑶进入基础教育领域的起点。
2015年,均瑶注册成立“上海世外教育集团”,确立“母体校+直营校+托管校”的集团化架构。
上文的5+2,就是这个架构的具体展现。
不得不说,作为中国国际教育最为活跃的上海地区,世外的教育之路,真是越走越宽广。
厉害了,虽然不是我的强哥!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