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不喜欢鲁迅到阅读鲁迅

小时候在学校读书的时候,特别喜欢语文,但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章,因为觉得艰深难懂。这或许与当时的阅读能力有关,或许是受当时流行文风的影响,有追求浪漫主义的倾向。18岁到28岁,我在这方面一直没有提高,文学类的书读得很少,因为工作的原因,计算机的书倒啃了一大筐,但说实在的,计算机类书籍又贵又容易过时,哪里能比得上文学类书籍的便宜和持久。

2006年,在我离开广州回到深圳的半年后,我决定放弃一些赚钱的机会(其实也只是接一些零碎的网页设计小单),花上一年的时间在出租屋了读了一年的书,但实际上,很多书只看到一半,就由于工作或别的原因忘了看下一半。真的,在深圳想认真的读些书,不太容易。

书看得很杂,其中就包括鲁迅的一本小说选编集和一本杂文选编集,说真的,鲁迅的杂文有些不白不文的,又隔了一个时代,看得云里雾里,我就把它扔到一边去了,但读鲁迅的小说就不一样了,特别是我初读到《故事新编》中的《铸剑》和《非攻》两篇故事时,我深深地为鲁迅先生的想象力而叹服,而后我又重读了《社戏》、《孔乙已》、《阿Q正传》等,我不得不叹服:鲁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家,是中国文学的高山和大海,是我可以学习或借鉴的楷模。

《社戏》里强烈的画面感,让我记忆犹新,引用一段内容如下:
“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,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;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,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,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,但我却还以为船慢。他们换了四回手,渐望见依稀的赵庄,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,还有几点火,料想便是戏台,但或者也许是渔火。
那声音大概是横笛,宛转,悠扬,使我的心也沉静,然而又自失起来,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。”

读着读着,生活气息扑面而来,我仿佛看到一幅动态的画面就在我眼前展开。我觉得这是其中最美的一段。

《孔乙已》用轻描淡写的笔触,讲述了孔乙已的一生,看似一笔带过,其实蕴含深意。卡尔维诺在《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》中谈到的第一个文学要素是“轻”,“轻”很难理解或明说,但我从鲁迅的这篇小说中能够体会:看似嘻笑怒骂,主题其实是沉重的,孔乙已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人,孔乙已的命运是那个时代文人的命运。这就是文学中的“轻与重”。

而《故事新编》则充满了想象力、辛辣与讽刺,很有后现代主义的风格。

最近鲁迅的很多文章被“请”出了中小学课本,有人叫好,有人喊骂。个人觉得应以平常心对之,鲁迅的一些杂文,带有当时鲜明的时代特征,对身处现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,的确是很难理解,如果一看就会晕,那么不看也罢,就不用拿来做一些“中心思想”的教育了。一些好的文章,一些文笔优美、想象丰富、寓意深刻的文章或小说,则应当留下来,帮助学生启迪人文思想和打下良好的中文基础。

鲁迅的诗写得极好,具有深厚的古文功底,虽然鲁迅是以白话文抵制古文,然而又是其深厚的古文功底在帮他的忙。例如:“忍看朋辈成新鬼,怒向刀丛觅小诗。”一句,将满腔压抑的愤怒倾泄于纸上;”无情未必真豪杰,怜子如何不丈夫?”一句,对传统的教条发出直抵灵魂深处的质问,由此也可知先生的真性情、真豪情。”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这句自嘲语更是被推崇为最高的战斗宣言;“心事浩芒连广宇,于无声处听惊雷。”,“岂有豪情似旧时,花开花落两由之。”这两句我读了才知道,原来经常在电视和报纸及课本上广泛应用的词句,也是来自鲁迅的诗。

很希望以后有时间,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的阅读《鲁迅全集》,向鲁迅先生学习更多的东西。(韵华 2008年)

相关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